鹏城政事 | 投资超100亿,深圳引进的这所顶尖大学明年9月投用(附航拍视频)
来源:深圳梦综合自深圳光明、绿色光明网、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管委会、高校基建、南方日报
版权申明: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2018年140亿元。2019年再增大投入,增加至近180亿元!深圳高等教育投入规模已仅次于北京、上海。投资超100亿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最新进展来啦,明年9月投用!
在过去的一年里
从师生到市民,从政府到学校
都对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建设充满期待
经过一年的建设
深圳校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让我们来看看最新情况吧~
↓↓↓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自2018年6月12日正式开工以来
在教育部、广东省、深圳市的合力支持下
在全校广大师生的共同见证下
建设项目全面铺开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一期共22个建设项目
建筑面积超过129万平方米
2018年5月生活区首先动工
2018年10月全部项目均进入建设施工阶段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设现场最新航拍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设现场最新航拍
想了解更多,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或打开链接 https://720yun.com/t/706jr74atm8,观看中山大学深圳建设工程项目全景。(电脑观看体验更佳)
目前
深圳校区建设项目施工正按计划推进
理工科组团(一)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已完成桩基础施工,正在进行基坑施工
计划于明年年底前交付使用
综合服务大楼、图书馆、
大礼堂、体育馆、医科组团、
文科组团等建筑面积共92.5万平方米
正在进行边坡支护及桩基础施工
计划于2021年6月前交付使用
此外
附属中小学项目
已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计划明年8月前竣工
人才房项目已招标确定施工总承包单位
正在开展施工前准备工作,计划本月开工
项目进展顺利
离不开前期的努力
下面,小编带大家沿着时间轴
去看看学校一路走来的轨迹吧~
↓↓↓
2015年6月
市校初步确定合作意向
2015年9月
市校签订《合作备忘录》
2015年11月
市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2015年12月
教育部批复同意建设深圳校区
2016年5月
深圳市划定校区预选址范围
2016年5月
与光明区签订配套建设协议
2017年10月
校园一期工程总体规划确定
2018年6月12日
深圳校区全面建设启动
2018年12月
雅盛工业园最后一栋建筑拆除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设大事记
怎么样
看着学校慢慢建起来
大家有没有满怀希望的感觉呀~
广深校区部分青年教师参观深圳校区
作为中山大学
继广州校区和珠海校区之后的第三个校区
深圳校区重点考虑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粤港澳经济湾区发展需求
以及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重点建设医科、新工科、新农科等交叉学科,构建起文理医工相对齐全的学科体系和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传承中山大学办学传统,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校区,成为支撑引领深圳经济社会发展,辐射粤港澳湾区及亚太地区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重要培养基地。
根据项目规划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设工程项目
总建筑面积超过129万平方米
用地面积144.82公顷
投资估算超过100亿元
深圳校区俯瞰效果图
校园建设的范围为光明区公常路以北
康弘路以东,羌下二路以西
与东莞黄江接壤的猪公山周边区域
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效果图
大礼堂效果图
综合服务大楼效果图
公共教学实验楼组团效果图
主要规划建设包括
“医、工、文、理”四大学科组团
及图书馆、大礼堂、体育馆等配套建筑
医科组团效果图
工科组团效果图
文科组团效果图
理科组团效果图
计划2020年、2021年校园分批交付使用
将可容纳2万余人在此求学深造
其中,2020年第一批交付36.5万平方米;2021年6月计划第二批交付92.5万平方米。
更重要的是
学校·预计于2020年9月开始启用
也就是说,明年就有一波高校人才来光明啦
光明的小伙伴们
未来有可能在家门口上名校喔
加油吧~
深圳高等教育投入规模仅次于北京、上海
2018年140亿元。2019年再增大投入,增加至近180亿元!深圳高等教育投入规模已仅次于北京、上海。
6月13日,深圳市教育局在回复人大代表“关于规范和健全深圳市高校投入保障机制与制度的建议”时透露了这一消息,并将针对现存的投入“碎片化”现象,借鉴香港经验,探索设立深圳高校财政拨款委员会或成立高等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
人大代表:
现行深圳高校投入模式呈“碎片化”
这份建议是深圳市人大代表姚英学提交的,他说随着深圳市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大,现行投入保障机制的一些弊端也逐步显现。
“现行的高校建设、运行投入,基本上是‘一事一议’‘一校一规’的模式,不仅导致各高校投入不均衡,还造成高校之间相互攀比,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既不利于学校的内涵建设,也不利于高校之间的有序竞争发展,无法保障高校高质量发展。”姚学英说。
“这种模式是一种‘碎片化’的投入机制,难以保障政府相关部门实施‘主动服务’,也容易导致高校管理的‘行政化’,严重影响政府部门和高校的工作效率。”姚英学认为,深圳市的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后发优势,应摒弃我国高等教育现行的“碎片化”投入机制,借鉴和吸收国外、境外高校投入保证机制体制设计的成功经验,由深圳市政府或市人大相关部门牵头,组建“深圳市高校发展建设工作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的投入保障机制,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投入保障体系。
这一体系包括形成深圳市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测算框架和运行管理模式、开展高校办学成本的调查测算、形成高校建设发展的绩效评价和考核指标体系,以及与办学规模、绩效紧密挂钩的投入保障机制与制度等。
教育局:
拟探索设立深圳高校财政拨款委员会
深圳市教育局表示,深圳正探索完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初步形成以日常办学经费和专项建设经费为主的高校经常性投入机制。目前,深圳市财政对哈工大(深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校区、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均已按照深圳大学标准给予全额生均拨款。对引进国内名校合作办学以及新建高校,也基本按照这一标准给予全额生均拨款。人才引进、创新平台建设等支持政策,全市高校同等待遇,公平竞争。
针对姚学英提到的深圳高等教育投入存在“碎片化”现象,该局坦承“很有针对性”,表示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高等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我们将学习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有关做法,会同深圳市财政等相关部门,探索设立深圳高校财政拨款委员会或成立高等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市委市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提供决策参考,形成长期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财政经费投入机制。”该局称。
同时,该局还将会同深圳市财政、发改等部门,定期对高校办学成本进行调查测算,根据办学成本的上涨幅度,相应调整生均经费拨款标准。此外,形成与办学规模、绩效紧密挂钩的投入保障机制,逐步推动该机制与高校性质及类型脱钩,市属高校、国内名校深圳校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等各类型高校实行相对统一的投入保障政策。对于办学规模较大、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高校,加大经费投入和奖励力度,引导深圳高校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
“我们已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第一期高水平大学建设进行绩效评价,并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5年办学情况进行评估,以此作为下阶段市财政给予经费支持的重要依据。下一步,则将探索建立与高校分类分层相适应的绩效评价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价,加强对高校目标管理和阶段性考核评估,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实行以奖代补。”该局透露。
更多精彩:
推荐阅读: